歷史典故 > 陋巷簞瓢
《論語.雍也》:“賢哉回也!一簞(簞,音dān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)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?!?/p>
孔子贊揚他的學生顏回以窮苦人用的竹籃子盛飯,用瓢飲水,住在簡陋的街巷里,這是別人難以忍受的生活,顏回卻不改其樂。后因以“陋巷簞瓢”用為生活貧困或安貧樂道的典故。
明.馮惟敏《不伏老》第四折:“飯蔬飲水,陋巷簞瓢?!?/p>
并列 陋巷,狹窄簡陋的街巷。簞,竹或葦制的盛器,多用以盛飯。瓢,用半個葫蘆制成的盛水、盛酒器。形容生活清貧。語本《論語·雍也》:“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?!泵鳌ど蜃哉鳌栋酝で铩罚骸罢f與他小兒曹,不索喬,一任他子曰詩云,我甘守著~?!薄饔糜谏罘矫??!勈称帮?牽蘿補屋 弊衣疏食↔錦衣玉食